整理/
商标转让网
10月31日,北京,水立方,刚刚升任长安集团董事长的徐留平亲手启动了长安商用车、主流乘用车以及公益品牌全新标识的亮相。这次时隔四年的长安再度换标,意味着经历了重组中航、牵手PSA后的长安汽车集团正式进入了全新的品牌时代。
徐留平在换标仪式上指出,之所以更换品牌标识,就是要通过品牌整合,让长安集团汽车的企业和产品都能具备统一的品牌DNA,让长安集团的技术、产品进一步融合,尤其是给予长安主流乘用车品牌赋予更多的高端和时尚基因。
启动仪式后,徐留平、张宝林等长安集团高管接受了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
“2020年长安实现生产600万辆”
通过重组中航、牵手PSA,再加上原有的长安商用车、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以及长安福特马自达、即将与昌河铃木和整合的长安铃木,已经进入“四大”行列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已经成为了国内汽车企业中不容忽视的一极。
而庞大的长安集团亟需快速高效的整合,充分发挥各个平台的优势,增强长安集团在国内外汽车工业中的竞争力。在徐留平看来,统一的品牌标识就是“大长安”整合的第一步。
而国内汽车市场自主品牌份额过低以及世界范围内没有优秀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现实则是长安本次更换品牌标识而且试图推出高端品牌的诱因。
徐留平表示,长安集团将通过换标,将长安汽车的技术和产品统一起来,具备同样的品牌DNA,并在此基础上整合资源,实现2010年汽车产量6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例达到30%的目标。
“我们发布品牌的底气和思路是把我们的商用车品牌、轿车品牌、企业品牌和公益品牌进行一个梳理,就是把企业的精神和品牌的精神,与产品的载体和技术实现的路径和谐起来,一看就是长安的东西。”徐留平说,要通过对精神方面的不断坚持,就把长安品牌DNA彻底统一和释放。
“长安旗下各平台整合顺利”
10月27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公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其中,此前的总裁徐留平接替徐斌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留平正式迎来了全面掌舵中国长安的新阶段。而相对于品牌标识的更换,对于长安旗下各平台资源的整合则是徐留平的首要任务。其中,长安福特马自达的未来战略和架构、长安PSA的筹备和规划以及与原中航旗下哈飞和昌河两家企业的进一步整合都涵盖其中。
徐留平对此回应称,目前长安旗下各平台资源整合顺利,目前正在研究关于长安福特马自达的战略,但需要各个合资方来共同讨论。“目前长安福特马自达销售状况良好,目前也正在进行未来十年到十五年的发展规划制定工作,”徐留平表示。
对于长安与哈飞、昌河的整合工作,徐留平表示目前正在研究,“争取拿出对长安、对昌河、对铃木以及对各个地方政府都有利的多赢方案”。
“目前长安和中航的重组基本达成了目标,但汽车是典型的产品为王的产业,产品研发绝非一年可以完成,”徐留平表示,第一年是个调整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对哈飞和昌河着手内部的体系,营销、管理的整合,同时也在开发全新的哈飞昌河的产品,这一切都在进展当中。
徐留平还透露,随着新品牌标识的公布,乘用车高端品牌的研发和发布也随之正式提上日程。
品牌高端化任重道远
四年前,长安集团首度发布“盾牌”形状的品牌标识,仅仅时隔四年,长安又一次对旗下各个品牌的标识予以全面更换。品牌标识的更换频率之快为国内车企中所罕见。
“过去四年长安一直在用心的研究探讨和规划,尽管2006年发布的原logo总体上表现良好,但‘盾牌’logo与我们未来产品的造型和产品精神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徐留平对此解释称,长安希望通过新logo展现长安主流乘用车品牌时尚、活力的理念,把品牌理念通过产品造型和技术层面和谐的统一起来。
由于长安品牌商用车的印象深入人心,乘用车领域的尝试也一直在低端产品上徘徊,因此坊间对于长安能否驾驭高端品牌存在诸多质疑。
徐留平表示,未来长安的商用车将与乘用车进一步融合只是在品牌上要予以分离,对于高端乘用车品牌将首先通过过硬的产品进入市场,并坚持既定的品牌精神,直到形成长安汽车品牌固定的DNA,从而逐渐得到消费者的高度认同。
“长安近两年的发展不存在“冒进”的问题,”徐留平还表示,一系列的兼并重组和生产基地建设等工作都是按照原计划有步骤的推进。